时间: 2025-04-28 03:2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22:21
土石方:这个词汇通常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挖掘、运输和填筑的土壤和岩石的总量。它包括挖方(挖掘出的土石量)和填方(用于填充的土石量)。
土石方这个词源于土木工程实践,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其定义和应用也在不断演变。在古代,类似的工程量计算可能使用不同的术语,而现代则更加精确和系统化。
在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土石方的计算和管理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它反映了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和工程技术的发展。
提到土石方,可能会联想到大型机械、尘土飞扬的工地和辛勤工作的工人。它可能带来一种对工程成就的敬畏和对劳动者的尊重。
(这部分需要个人经历来填充)
(这部分需要个人创作来填充)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earthwork”或“excavation”,虽然不完全等同于“土石方”,但都涉及类似的工程概念。
土石方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词汇,它在土木工程和建筑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这个词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关工程项目,还能增进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认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专业词汇对于深入特定领域的交流至关重要。
1.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2.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
3.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