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0 22:1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22:11:30
“佻佇”(tiāo xiā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轻佻、不庄重,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态度轻浮、不稳重。这个词汇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暗示某人的行为不够得体或不够成熟。
在文学作品中,“佻佇”可能用来描绘一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如《红楼梦》中对某些角色的描述。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某人的不当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分析某些行为模式。
“佻佇”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古老,其演变过程反映了汉语词汇的发展和变化。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使用频率和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稳重和庄重是被高度推崇的品质。因此,“佻佇”这样的词汇在社会交往中往往带有负面评价,尤其是在强调礼仪和规矩的场合。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它让我联想到不成熟和不得体的行为。在表达中,使用这个词汇可能会传达出对某人行为的不满或批评。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行为佻佇的人,他们的行为往往让人感到不舒服,尤其是在需要严肃和认真的场合。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佻佇笑,花间蝴蝶轻佻舞。”
视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些轻浮的舞蹈动作或不拘小节的穿着风格。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轻快的音乐或不严肃的对话。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lippant”或“frivolous”,它们也有轻佻、不严肃的含义。
“佻佇”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它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和评价某些行为。了解其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增强了我的语言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1.
【佻】
(形声。从人,兆声。本义:轻薄,言语举止随便,不庄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佻,愉也。 、 《诗·小雅·鹿鸣》-视民不佻。 、 《尔雅》-佻,偷也。 、 《国语·周语》-奸人为佻。 、 《楚辞·离骚》-雄鸠之鸣逝兮,予犹恶其佻巧。 、 《韩非子·诡使》-险躁佻反覆,谓之“智”。
【组词】
佻巧、 佻脱、 佻率、 佻横、 佻险、 佻轻、 佻环、 佻狡、 佻侻、 佻急、 佻谬
窃取。
【引证】
《国语·周语中》-而卻至佻天之功以为己力,不亦难乎? 、 《抱扑子·外篇·刺骄》-或佻窃虚名,而躬自为之。
2.
【儇】
(形声。从人,ň声。本义:轻薄;小聪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儇,慧也。 、 《荀子·非相》-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