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5:51
“佻巧”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佻”和“巧”。字面意思上,“佻”通常指轻浮、不稳重,而“巧”则指巧妙、灵巧。结合起来,“佻巧”通常形容一个人行为轻浮但又不失机智和灵巧。
在文学作品中,“佻巧”可能用来形容一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的行为有时显得轻浮,但又充满智慧和灵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或言谈,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可能用来分析个体的行为模式。
“佻”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轻浮。而“巧”字则有悠久的历史,最早见于甲骨文,意为技艺高超。两个字组合成“佻巧”,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更多是在现代汉语中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稳重和朴实是被推崇的美德,因此“佻巧”往往带有一定的负面评价。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价值观的多元化,“佻巧”有时也被视为一种机智和灵活的表现。
“佻巧”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复杂的,一方面觉得它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另一方面又觉得它体现了人的机智和灵活性。这种矛盾的情感可能源于社会对稳重和轻浮的不同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直接使用“佻巧”这个词,但在评价某些人的行为时,可能会想到这个词所表达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佻巧笑,柳絮轻扬舞翩跹。”
视觉上,“佻巧”可能让人联想到轻盈的舞步或灵动的眼神。听觉上,可能联想到轻快的音乐或机智的对白。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witty but frivolous”来大致表达“佻巧”的含义。
“佻巧”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既体现了人的轻浮一面,又展现了其机智和灵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佻】
(形声。从人,兆声。本义:轻薄,言语举止随便,不庄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佻,愉也。 、 《诗·小雅·鹿鸣》-视民不佻。 、 《尔雅》-佻,偷也。 、 《国语·周语》-奸人为佻。 、 《楚辞·离骚》-雄鸠之鸣逝兮,予犹恶其佻巧。 、 《韩非子·诡使》-险躁佻反覆,谓之“智”。
【组词】
佻巧、 佻脱、 佻率、 佻横、 佻险、 佻轻、 佻环、 佻狡、 佻侻、 佻急、 佻谬
窃取。
【引证】
《国语·周语中》-而卻至佻天之功以为己力,不亦难乎? 、 《抱扑子·外篇·刺骄》-或佻窃虚名,而躬自为之。
2.
【巧】
(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巧,技也。 、 《墨子·贵义》-利于人,谓之巧。 、 《庄子·天道》-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 马融《长笛赋》-工人巧士。 、 明·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组词】
巧思、 巧工、 巧任、 精巧;工巧、 巧夺天孙、 巧舌、 巧便、 小巧、 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