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8:09
词汇“口绝行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口绝”和“行语”两个部分来理解。
由于“口绝行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并不广泛。如果强行解释,可以理解为在某个行业或领域中,某些专业人士的言论非常精准、无可挑剔,他们的语言几乎成了该领域的标准或典范。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口绝行语”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如果存在这样的词汇,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领域内的权威人士或专家,他们的言论被视为行业的标杆。
该词汇可能给人以专业、权威、精准的印象,联想到某个领域的顶尖人物。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如果有人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形容某个行业内的专家。
在创作中,可以将“口绝行语”用于形容某个角色在特定领域的卓越表现,如: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想象一位专家在讲台上演讲,他的言辞精准、逻辑严密,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和听觉印象。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跨文化比较不适用。
“口绝行语”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可以根据字面意思进行理解,但在实际语言使用中并不常见。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但在日常交流中应使用更为常见和准确的词汇。
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
1.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
2.
【绝】
(会意。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绝,断丝也。 、 《史记》-冠缨索绝。
【组词】
绝缨
3.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
4.
【语】
告诉,使知道。
【引证】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论语·阳货》-吾语女。 、 《三国志·方使传》-若引其许,若至,语人。 、 晋·干宝《搜神记》-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贫者语于富者曰…
【组词】
语言、 语其友;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