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4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46:29
“增补”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增加补充。它通常用来描述在原有基础上添加内容或物质,以增强、完善或扩展现有的内容或物质。
“增补”一词由“增”和“补”两个字组成。“增”字古已有之,意为增加、增多;“补”字则意为修补、补充。两者结合,形成了“增补”这一词汇,用以描述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补充的行为。
在社会发展中,“增补”常常与法律、政策、教育等领域相关,反映了社会对完善和进步的需求。例如,法律的增补条款往往是为了适应社会变化和保护公民权益。
“增补”一词给人以积极、建设性的联想,它暗示着对现有事物的改进和完善,有助于提升事物的质量和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对文档或报告进行增补,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例如,在撰写论文时,我会根据导师的反馈增补相关研究数据和文献引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增补”:
在时间的书页上,
我增补着岁月的痕迹,
每一行诗句,
都是对过往的深情增补。
在英语中,“增补”可以对应为“supplement”或“addendum”。在不同文化中,对增补的需求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都是对现有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通过对“增补”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我认识到它在语言表达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学术写作、日常交流还是专业工作中,增补都是一种必要的手段,用以提升信息的质量和深度。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我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更加准确和丰富。
1.
【增】
(形声。从土,曾声。字本作“曾”。本义:增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增,益也。 、 《广雅·释诂一》-增,加也。 、 《荀子·法行》-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 、 《淮南子·本经》-残高增下。 、 《列子·汤问》-山不加增。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增脚气病。 、 《聊斋志异·狼三则》-止增笑耳。 、 蔡元培《图画》-乃增损。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 清·洪亮吉《治平篇》-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组词】
增年、 增增、 增奉、 增拓、 增息、 增累、 增损、 增广、 增置、 增防
2.
【补】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补,完衣也。 、 《吕氏春秋·顺说》-田赞衣补衣。 、 唐·白居易《村居卧病》-补褐防寒岁。
【组词】
补衣;补袜;补衬、 补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