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9:35
词汇“沈哀”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沈”和“哀”。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沈哀”字面意思是指深沉的哀伤或悲痛。其中,“沈”通常表示深沉、沉重,而“哀”则表示悲伤、哀痛。
“沈”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包括深沉、沉重等。“哀”字则一直与悲伤、哀痛相关。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沈哀”这个词汇,用来形容一种深层次的悲伤情感。
在文化中,哀伤和悲痛常常被赋予深沉的情感色彩,因此“沈哀”这个词汇在文学和艺术中有着丰富的表现。
“沈哀”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沉重、压抑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深沉的悲伤和无法言说的痛苦。
在个人的生活中,可能会在经历失去亲人或朋友的悲痛时,感受到“沈哀”这种情感。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沈哀”来表达深沉的悲伤:
月光下的沈哀,
如潮水般涌来,
淹没了心灵的岸。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传达深沉的悲伤,如英语中的“profound sorrow”。
“沈哀”这个词汇在汉语中用来形容深层次的悲伤情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状态。
1.
【沈】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
【引证】
《左传·文公三年》。朱骏声曰:“国在今河南汝州汝阳县东南。定(公)四年蔡灭之。”-伐沈。
姬姓。一说姒姓。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季载。在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为蔡所灭。
2.
【哀】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哀,闵也。 、 《广雅》-哀,痛也。 、 《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 《孟子》。注:“伤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柳敏碑》-呜呼哀哉。 、 《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组词】
哀咜、 哀诏、 哀哉、 哀毁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