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9:18
词汇“平复帖”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领域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平复”意味着恢复平静或恢复正常状态,“帖”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文书或记录。结合这两个词,我们可以推测“平复帖”可能是一种用于记录或宣告某事物恢复平静或正常状态的文书。
“平复帖”可能指的是一种官方或正式的文书,用于宣告或记录某个**、情况或地区的恢复平静或恢复正常状态。
由于“平复帖”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历史文献或特定专业领域(如法律、历史研究)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词汇。
由于“平复帖”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平复”和“帖”两个词组合而成,用于特定历史或文化背景下的文书。
在某些文化或历史背景下,“平复帖”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结束和新的开始。
对于我来说,“平复帖”可能带来一种安定和平和的情感联想,象征着混乱后的秩序和恢复。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直接遇到或使用“平复帖”这个词汇,但它可以作为一个有趣的词汇学*点,增加对特定历史或文化背景的了解。
在创作中,可以将“平复帖”融入到一个历史故事中,描述一个地区在经历战乱后,如何通过一份“平复帖”宣告和平的到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份古老的文书,上面写着“平复帖”,背景是平静的风景,象征着和平与恢复。
由于“平复帖”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较为有限。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有类似的词汇或概念,用于描述类似的情况。
“平复帖”作为一个生僻词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语言的丰富性和特定历史或文化背景下的特殊用法。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对语言多样性和文化深度的认识。
1.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2.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復,往来也。 、 《易·复》-反复其道。 、 《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 、 《仪礼·大射仪》-扬触捆復。 、 《易·泰》-无往不復。 、 《书·舜典》-卒乃復。 、 南朝梁《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復生。 、 《书·大传》-旦復旦兮。 、 《论语》-言不可復也。
【组词】
复还
3.
【帖】
(形声。从巾,占声。本义:古代字写在布帛上叫帖)。
写在帛上的书签。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木部曰:“检,书署也。”木为之谓之检,帛为之则谓之帖,皆谓幖题,今人所谓签也。”-帖,帛书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