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6:22
词汇“兼衣”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推测其含义。
“兼衣”可以理解为“同时穿着的衣服”,其中“兼”意味着同时或合并,“衣”则是指衣服。因此,“兼衣”可能指的是一个人同时穿着的多层衣物,或者是在特定情况下需要同时穿着的衣物组合。
由于“兼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特殊的着装方式,比如在寒冷的天气中为了保暖而同时穿着多层衣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
由于“兼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难以考证。它可能是由“兼”和“衣”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描述特定的着装方式。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人们可能会因为气候、传统或特定活动而需要同时穿着多层衣物。例如,在寒冷的地区,人们可能会穿着兼衣以保暖。
“兼衣”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保护和适应环境的感觉。它可能唤起对寒冷天气的记忆,或者是对于如何在不同环境中保持舒适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特意使用“兼衣”这个词汇,但我们会根据天气和场合选择合适的衣物层数。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兼衣”来形容一个人在寒冷中的坚韧和适应性:
寒风中,他披上兼衣,
层层的温暖,是他不屈的象征。
“兼衣”可能让人联想到厚重的衣物摩擦的声音,或者是穿着多层衣物时的笨重感。
在不同文化中,对于保暖的着装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兼衣”这个概念可能在描述多层衣物时有一定的普遍性。
“兼衣”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使用场景相对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描述特定的情况和体验。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或描述性文本中,它可能是一个有用的词汇。
1.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引证】
《说文》-兼,并也。 、 《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执之,以进。 、 《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巾之。 、 《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兼诸弣。 、 《孟子·告子上》-不可得兼。 、 宋·文天祥《 后序》-丞相兼枢密使。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百花之长。 、 蔡元培《图画》-兼筑雕刻。
【组词】
兼祧、 兼资、 兼署、 兼味
2.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