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07:0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7:08:51
“旧识新交”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既有旧有的相识,也有新结交的朋友。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既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强调人际关系的广泛和社交圈的多样性。
在文学作品中,“旧识新交”常用来描绘一个人物丰富的社交生活,或者表达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结识不同朋友的情况。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社交圈广泛,或者在某个特定场合同时遇到老朋友和新朋友。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讨论人际关系的动态和社交网络的构建。
同义词:
反义词:
“旧识新交”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旧识”和“新交”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已经出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人际关系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人际关系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旧识新交”这个成语在社会中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强调了人际关系的连续性和多样性。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因为它暗示了一个人的社交生活丰富多彩。联想可能包括各种社交场合,如聚会、会议、旅行等,以及在这些场合中与不同人交流的情景。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校友聚会中同时遇到了许多旧识新交,那种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非常特别。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旧识新交,岁月如歌, 相聚一堂,笑语盈盈。 时光流转,情谊不变, 共饮一杯,友谊长存。”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热闹的聚会场景,人们围坐在一起,既有熟悉的面孔,也有新面孔。听觉上,可以想象欢声笑语,音乐的旋律,以及人们交谈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ld friends and new friends”,但这个表达没有形成固定的成语。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也有类似的表达,但具体词汇和用法会有所不同。
“旧识新交”这个成语在描述人际关系时非常实用,它不仅强调了人际关系的连续性,也强调了社交圈的多样性。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文化内涵。
旧识新交遍天下,可如亲戚话依依。
1. 【旧】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萑”(huān),鸱鸟类;下面是“臼”,作声符。本义:鸟名)。 鸺鶹,即猫头鹰。
2.
【识】
旗帜 同: 帜
【引证】
《汉书·王莽传下》-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
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引证】
《岭外代答》-广西土中铜鼓…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文如织簟。
3.
【新】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砍伐树木。
【引证】
《说文》-新,取木也。 、 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
4.
【交】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脚胫相交。
【引证】
《说文》-交,交胫也。 、 《战国策·秦策》-交足而待。 、 《礼记·王制》-雕题交趾。
【组词】
交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