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5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59:21
剌谬(là miù)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言行荒谬、不合逻辑或违背常理。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言论极其不合理,甚至到了可笑的程度。
剌谬的词源较为复杂,其中“剌”字有割裂、违背之意,“谬”字则指错误、荒谬。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强调了行为或言论的极端不合理性。在古代文献中,剌谬的使用并不频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逐渐增多。
在**传统文化中,剌谬的概念与儒家强调的“中庸之道”相悖,因此常被用来批评那些极端或不合理的行为。在现代社会,剌谬的概念也被用来批判那些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
剌谬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讽刺和嘲笑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那些荒唐可笑的场景,有时也会引发对不合理现象的反思和批判。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的言行极其剌谬,比如在严肃的会议上提出一些完全不切实际的建议,这种情况下使用“剌谬”这个词来形容非常贴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月光下的影子,
剌谬地跳着舞,
嘲笑夜的寂静,
荒唐地诉说着梦。
剌谬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些滑稽的画面,比如小丑的表演或者喜剧电影中的荒唐情节。在听觉上,可能会让人想起一些夸张的笑声或讽刺的评论。
在英语中,与“剌谬”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absurd”或“ridiculous”,它们在表达荒谬、不合理的行为或言论时具有相似的含义。
剌谬这个词在描述极端不合理的行为或言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能够传达出讽刺和嘲笑的情感,还能够引发人们对不合理现象的思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并恰当地使用“剌谬”这个词,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并增强语言的批判性和幽默感。
1.
【剌】
(会意。从束,从刀。本义:乖戾;违背)
同本义
【引证】
《周书·谥法》-愎佷遂过曰剌。 、 《礼记·礼运》注-不乖剌。 、 司马迁《报任安书》-至少卿乃教以 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组词】
剌戾、 剌谬
2.
【谬】
(形声。本义: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谬,狂者之妄言也。 、 礼记·中庸》-考之三王而不谬。 、 《庄子》-天下悦之以谬悠之说。 、 《庄子·庚桑楚》-解心之谬。 、 《汉书·司马迁传》-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园喜以谬赏。 、 《荀子·儒效》-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谬戾、 谬谈、 谬举、 谬种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