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0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03:58
前七子: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明代文学复古*中的七位主要文人,他们分别是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这七位文人在文学上主张复古,强调学古代文学的精髓,尤其是唐代以前的文学作品。
在文学领域,前七子通常指的是这七位明代文人,他们的文学主张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口语或非专业领域,这个词汇可能不太为人所熟知,除非是在讨论明代文学史或文学复古**时。
同义词:明代复古派、明代文学复古代表人物 反义词:后七子(指的是明代文学复古后期的七位文人,如李攀龙、王世贞等,他们在文学上主张更为激进的复古)
前七子这个词汇直接来源于明代文学史,指的是那七位特定的文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文学研究和教育中被广泛使用,成为指代那段文学历史和那群文人的专有名词。
在明代,文学复古是一种文化现象,前七子作为这一的主要推动者,他们的文学主张和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对创新的追求。他们的影响力不仅限于文学领域,也涉及到文化和社会的多个层面。
前七子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风雅和才情,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学*和研究文学史时,我曾深入了解前七子的文学理论和作品,这让我对明代文学复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文人的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
前七子风雅传千古,
梦阳诗篇映唐风。
复古心志今犹在,
文化传承永不停。
前七子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画像、书法作品或古琴音乐,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都能增强对这个词汇的文化和历史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前七子这样的词汇,但类似的文学复古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出现,如欧洲的文艺复兴。
前七子这个词汇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文学历史概念,它不仅帮助我理解明代文学的发展,也让我认识到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学*和表达中,我会继续探索和运用这个词汇,以丰富我的语言和知识储备。
1.
【前】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前,进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 《乐府诗集·陌上桑》-罗敷前致词。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聊斋志异·狼三则》-狼不敢前。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驰而前。 、 《庄子》-孔子下车而前。
【组词】
前却、 前迈、 前旌
2.
【七】
(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 、 《礼记·月令》-其数七。 、 《汉书·律历志》-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七主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七。”-七日得。 、 《周礼·考工记》-凡攻木之工七。 、 《诗·邶风·凯风》-有子七人。
【组词】
七宝、 七出、 七年、 七秩、 七雄
3.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