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1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17:33
桑寄生(学名:Taxillus chinensis)是一种寄生在桑树及其他几种树木上的半寄生植物。它属于桑寄生科,主要通过其吸器从寄主植物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同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的有机物。
桑寄生的名称来源于其寄生在桑树上,而“寄生”一词在中文中已有悠久的历史,源自对自然界生物间关系的观察和描述。
在**传统文化中,桑寄生可能不具有显著的文化象征意义,但在现代生态学和植物学研究中,它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生物间关系的深入理解。
桑寄生可能引起人们对自然界中生存竞争和共生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生态平衡的重视。
在生态旅游中,我曾观察到桑寄生在自然保护区中的分布情况,这加深了我对生态系统中物种相互作用的认识。
在诗歌中,桑寄生可以被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
如同桑寄生依附桑树, 人与人之间也有着无形的纽带。
桑寄生的图片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复杂性和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在自然纪录片中,关于桑寄生的描述可能会配以相应的自然声音,增强观众的沉浸感。
在不同文化中,桑寄生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其寄生植物的特性在各文化中都有相应的植物和概念。
桑寄生作为一个植物学术语,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专业领域和生态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也提醒我们关注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1.
【桑】
(会意。从桑,从木。桑者。神桑也。本义:植物名)。
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 。树皮有浅裂,叶子椭圆形,花单性,花被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实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引证】
《说文》-桑,蚕所食叶木。 、 《贾子胎教》-桑者,中央之本也。 、 《礼记·内则》-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 《易·否》-系子包桑。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桑。 、 《穆天子传》-天子命桑。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组词】
桑麻、 桑土、 桑户、 桑里、 桑濮、 桑中、 桑落、 桑中之约、 桑中之奔、 桑间月下
2.
【寄】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奇声。本义:寄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寄,托也。 、 《仪礼·丧服》传-寄公者,何失地之君也。 、 《论语》。皇疏:“寄是暂寄有反之目也。”-可以寄百里之命。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组词】
寄籍、 寄庄
3.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