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0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04:32
词汇“喜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喜”通常表示高兴、愉快的情感,“志”则可以指志向、意愿或者记录。结合起来,“喜志”可能指的是记录喜悦或愉快**的文字,或者表达某人愉快心情的志向。
由于“喜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由“喜”和“志”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积极心理学和自我成长的文化背景下,记录积极情绪和**的做法被认为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在个人日记或社交媒体上,可以使用“喜志”来记录和分享生活中的快乐时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光洒满窗台,我心喜志飞扬,愿这美好时光,永驻我心房。”
由于“喜志”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喜志”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它体现了人们对于积极情绪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色彩。
1.
【喜】
(会意。甲骨文上面是“鼓”本字,下面是“口”。“鼓”表示欢乐,“口”是发出欢声。本义:快乐;高兴)。
同本义(乐之见于谈笑曰喜。喜,形于色)。
【引证】
《说文》-喜,乐也。 、 《礼记·檀弓》-人喜则斯陶。 、 《素问·五远行大论》-其志为喜。 、 《诗·小雅·菁菁》-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念鬼。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嘿然大喜。 、 唐·柳宗元《三戒》-虎因喜。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三保亦自喜。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喜容原好,愁容也好,蓦地间怒容越好。
【组词】
喜洽、 喜之不尽、 喜匆匆、 喜欢不杀、 喜上眉梢
2.
【志】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志,意也。 、 《国语·晋语》-志,德义之府也。 、 《孟子》-夫志,气之帅也。 、 《毛诗序》-在心为志。 、 《春秋·说题辞》-思虑为志。 、 《荀子·解蔽》-志者,臧也。 、 《鬼谷子·阴府》-志者,欲之使也。 、 《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 、 《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后汉书·班超传》-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唐·韩愈《县斋有怀》-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
【组词】
志志诚诚、 志局、 志干、 志意、 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 志虑、 志抱、 志尚、 志况、 志好、 志略、 志局、 志介、 志高气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