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4:26
“气”一词在中文中的字面意思是长期形成的惯或作风,通常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指的是那些不易改变的不良*惯或行为模式。
在文学作品中,“*气”常用来描述人物的性格缺陷或社会风气的败坏。在口语中,它可能指个人的某种固执或难以改变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它可能被用来分析群体或个体的长期行为模式。
同义词中,“惯”较为中性,而“陋”和“积*”则更强调负面或难以改变的特性。反义词则强调新鲜、积极或改进的方面。
“气”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指学或惯,“气”指气质或风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描述那些长期形成且难以改变的行为或作风。
在*传统文化中,“气”常与个人的修养和社会的道德风尚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它也被用来批评那些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或不良风气。
“*气”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或批评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固执、难以改变或需要改进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因为某些*气而难以相处,比如总是迟到或不愿意接受新事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沉淀的*气,如老树的根,深深扎在心田。”
视觉上,“*气”可能让人联想到老旧的物品或陈设,听觉上则可能让人想到重复的、单调的声音。
在英语中,“*气”可以对应为“habit”或“custom”,但这些词通常不带有负面含义。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也可能有不同的情感色彩和用法。
“气”是一个描述长期形成的行为或作风的词汇,通常带有负面含义。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批评那些不良的惯或社会风气,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中不断追求改进和创新。
1.
【习】
(会意。从羽 。从羽,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習,数飞也。 、 《礼记·月令》-鹰乃学习。 、 晋·左思《咏史》-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