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4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41:27
词汇“俪对”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俪”通常指成对的、相配的,而“对”则有配对、对应的意思。结合起来,“俪对”可能指的是一对相配或对应的事物。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这种推测性的理解。
“俪对”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一对相配或对应的事物,可能用于描述人、物或概念之间的匹配关系。
由于“俪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中,它可能用于描述人物之间的关系,如夫妻、伴侣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文化或文学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或语言学中,它可能用于分析文本中的对应关系。
由于“俪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俪”和“对”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于表达配对的概念。
在某些文化中,俪对的概念可能与婚姻、伴侣关系有关,强调双方的匹配和和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于强调人物之间的对应关系。
“俪对”可能给人带来和谐、匹配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完美搭配的画面。它可能影响人们对关系的看法,强调双方的互补和协调。
由于“俪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具体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俪对”来描述自然界中的对称美:
山水俪对,天地相映,
一抹晨曦,一缕晚霞,
自然之韵,和谐之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对相配的物品或风景,如对称的花朵或建筑。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和谐的旋律,如对称的音符。
由于“俪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表达类似概念的词汇。
“俪对”是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用于描述相配或对应的关系。尽管它在日常语言中不常用,但在文学和特定文化讨论中可能有其独特的意义。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
【俪】
(形声。从人,丽声。字即丽的或体。本义:配偶)同本义。
【引证】
《广雅》-俪,耦也。 、 《国语·周语》-弃其伉俪妃嫔。 、 《左传·成公十一年》-鸟兽犹不失俪,子将若何?
【组词】
伉俪、 俪祉、 俪影
相称;对仗,对偶。
【引证】
《文选·左思·吴都赋》-安可以俪王公而著风烈也。
【组词】
文以耦俪为主;骈俪、 俪巧、 俪句、 俪体
2.
【对】
(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对,答也。 、 《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 、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 、 《孟子·梁惠王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 《仪礼·士冠礼》。注:“应也。”-冠者对。 、 《仪礼·曲礼》。注:“答问也。”-对曰:“非礼也敢辞。” 、 《三国演义》-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组词】
无言以对;对当、 对嘴、 对理、 对番、 对状、 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