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3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33:07
“伉俪荣谐”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伉俪”和“荣谐”两个词组成。其中,“伉俪”指的是夫妻,尤其是指夫妻关系和谐、相敬如宾的夫妻;“荣谐”则意味着荣耀和和谐。因此,“伉俪荣谐”整体上指的是夫妻关系既荣耀又和谐,形容夫妻双方在社会地位和家庭生活中都享有尊荣,并且关系和睦。
在文学作品中,“伉俪荣谐”常用来形容历史上的名门望族或贵族家庭的夫妻关系,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母贾政和王夫人就被描述为“伉俪荣谐”。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社交场合或书面语中,它仍然是一个表达夫妻关系美好状态的优雅词汇。在专业领域,如婚姻家庭咨询或法律文件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理想化的夫妻关系。
“伉俪”一词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文献,原指地位相当的配偶,后泛指夫妻。“荣谐”则是一个较为文雅的词汇,结合了荣耀与和谐的含义。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对理想夫妻关系的赞美和向往。
在**传统文化中,夫妻关系的和谐被视为家庭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因此,“伉俪荣谐”不仅是对个人婚姻的赞美,也是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体现。
这个词汇给人以温馨、和谐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幅夫妻和睦、相互尊重的美好画面。它鼓励人们在婚姻中追求和谐与荣耀。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在参加婚礼时听到主持人用“伉俪荣谐”来祝福新人,希望他们的婚姻生活能够如这个词所描述的那样美好。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愿你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伉俪荣谐共白头。”
想象一对老年夫妻手牵手在夕阳下散步的画面,背景音乐是柔和的钢琴曲,这样的场景能够很好地体现“伉俪荣谐”的意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ppy couple”或“harmonious marriage”,虽然不如“伉俪荣谐”那样富有诗意和历史感,但也传达了夫妻关系的美好状态。
“伉俪荣谐”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和情感价值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夫妻关系的理想状态,也反映了社会对和谐家庭的期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优雅度和深度。
鸳鸯谱订成佳耦,~到百年。
1.
【伉】
(形声。从人,亢声。本义:匹敌,相当)。
同本义。
【引证】
《战国策·秦策一》-天下莫之能伉。 、 《左传·成公十一年》。注:“敌也。”-已不能庇其伉俪。 、 《国语·周语》。注:“对也。”-弃其伉俪妃嫔。 、 《后汉书·张衡传》。注:“偶也。”-可与乎比伉。
【组词】
伉合
2.
【俪】
(形声。从人,丽声。字即丽的或体。本义:配偶)同本义。
【引证】
《广雅》-俪,耦也。 、 《国语·周语》-弃其伉俪妃嫔。 、 《左传·成公十一年》-鸟兽犹不失俪,子将若何?
【组词】
伉俪、 俪祉、 俪影
相称;对仗,对偶。
【引证】
《文选·左思·吴都赋》-安可以俪王公而著风烈也。
【组词】
文以耦俪为主;骈俪、 俪巧、 俪句、 俪体
3.
【荣】
(形声。从木,荧省声。本义:梧桐。又金文字形,象两支如火把相互照耀的花朵或穗头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荣,桐木也。 、 《尔雅》。注:“即梧桐。”-荣,桐木。
4.
【谐】
(形声。从言,皆声。本义:和谐)。
同本义(强调配合得匀称)。
【引证】
《尔雅》-谐,和也。 、 《书·尧典》-克谐以孝。 、 《周礼·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 、 《左传·襄公十一年》-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 《初刻拍案惊奇》-夫妻谐老。
【组词】
谐当、 谐和、 谐调、 谐奏、 谐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