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6:29
底细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某事物的内在情况或详细信息,特别是那些不为人知的、深层次的细节。它通常用来指代某人的背景、经历、真实情况等,尤其是在这些信息不为人知或不公开的情况下。
在不同的语境中,“底细”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底细”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底”和“细”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底”指的是事物的底部或内部,“细”则指细节或细微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事物内在详细情况的意思。
在**文化中,了解某人的底细常常与信任和安全有关。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可能会通过询问或调查来确保对方的可靠性。在商业和法律环境中,了解底细是进行有效决策和风险管理的关键。
“底细”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一种好奇和探究的情感反应。它暗示了一种深入了解和揭露真相的欲望,有时也可能与怀疑和不信任的情绪相关联。
在个人生活中,了解某人的底细可能涉及对朋友或同事的背景调查,以确保他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例如,在建立新的商业伙伴关系时,了解对方的底细是至关重要的。
在诗歌中,可以将“底细”融入到描述人物内心世界的诗句中:
他的眼眸深邃如夜,藏着无数底细, 每一道光影,都是他心底的秘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侦探在昏暗的房间里,仔细研究一堆文件,试图揭露某个案件的底细。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首充满悬疑和探究氛围的曲子,来表达对底细的追寻。
在英语中,与“底细”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inside information”或“background”。然而,“底细”更强调的是深层次的、不为人知的细节,而“inside information”则更多指内部消息或秘密信息。
通过对“底细”这个词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涉及对事物内在情况的了解,还与信任、安全和探究有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底细”可以帮助更准确地传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深入了解和探究的意图。
1.
【底】
(形声。从广(yǎn),氐(dǐ)声。本义:止住;停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底,止居也。 、 《左传·昭公元年》-勿使有壅蔽湫底。
2.
【细】
(形声。从系(mì),囟(xìn)声。系,细丝。本义:细小)。
同本义。和“大”相对。
【引证】
《说文》。按,细者,细之微也。-细,微也。 、 《广雅》-细,小也。 、 《礼记·檀弓》-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 《国语·周语》-细钧有钟无镈。 、 《墨子·天志中》-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 、 《荀子·劝学》-不积细流。 、 吴均《与朱元思书》-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唐·张志和《渔歌子》-斜风细雨。 、 清·刘开《问说》-不知其细。
【组词】
细崽、 细人、 细探人、 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