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5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52:46
大吹法螺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吹奏法螺(一种古代用作号角的贝壳)时声音宏大。基本含义是指夸大其词,吹嘘自己的能力或成就,通常带有贬义。
在文学作品中,大吹法螺 常用来讽刺那些自吹自擂、言过其实的人物。在口语中,它可能用于形容某人夸大其词,不切实际地吹嘘自己。在专业领域,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诚信和真实性时可能会提及。
同义词:夸夸其谈、自吹自擂、言过其实 反义词: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谦虚谨慎
大吹法螺 的词源来自于古代军事中使用的法螺,用作号角,声音宏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演变为形容人夸大其词的行为。
在文化中,谦虚是一种美德,因此大吹法螺** 这种行为通常不被推崇。在社会交往中,过度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成就可能会被视为不诚实或不可靠。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诚实和不可靠的人。在表达时,我会避免使用这个词,除非我确实想要强调某人的夸大行为。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遇到过一些同事喜欢大吹法螺,但最终他们的承诺都没有兑现。这让我更加重视实际行动和结果,而不是空洞的承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他大吹法螺,声震四方,
却不见实际行动,空留回响。
想象一个古代战场,士兵们吹响法螺,声音宏大而震撼。这种视觉和听觉联想可以增强对大吹法螺 这个词的理解和感受。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blowing one's own trumpet" 或 "bragging",都用来形容自夸的行为。
大吹法螺 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含义,强调了谦虚和诚实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我更好地识别和避免夸大其词的行为。
吹大法螺,击大法鼓,燃大法炬,雨胜法雨。
于是在端王前~,硬说他曾在陈国瑞军营打过前敌。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吹】
(会意。从口,从欠。“欠”是出气的意思。本义:合拢嘴唇用力呼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吹,嘘也。 、 《庄子·逍遥游》-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组词】
吹火筒;吹火、 吹网、 吹吁
3.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
4.
【螺】
(又作蠃。形声。从虫,累声。本义:凡软体动物腹足类,被有旋线的硬壳都叫螺,种类繁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作螺。-蠃,蜾蠃也。 、 《易·说卦》-离…为蠃。 、 《国语·吴语》。注:“蚌蛤之属。”-其民必移就蒲蠃于东海之滨。 、 《淮南子·本经》-冠无觚蠃之理。 、 《广韵》-螺,蚌属。 、 王嘉《拾遗记·秦始皇》-舟形似螺,沈行海底。
【组词】
螺填、 螺壳、 螺壳钱、 螺蚌、 螺甸、 螺栓帽、 螺舟、 螺首、 螺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