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1:12
沥血披心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滴血穿心”,形容极度忠诚、奉献或深切的情感。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为了某项事业或某个人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在文学作品中,沥血披心 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如“他沥血披心,为国捐躯”。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对爱情的执着,如“她对爱情的沥血披心,让人感动”。在专业领域,如历史或军事研究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历史人物的牺牲精神。
同义词: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反义词:心猿意马、三心二意、见异思迁
沥血披心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形象的描述方式体现了古人对于忠诚和牺牲的高度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成为表达极端忠诚和奉献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沥血披心** 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忠”和“义”联系在一起,强调个人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忠诚和牺牲。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常用来表彰那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
沥血披心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感动。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一切代价的人,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和传承。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证过一位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沥血披心,不计回报地付出,这种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沥血披心为理想,风雨兼程不回头。”
沥血披心 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战士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背景音乐是激昂的进行曲,充满了力量和牺牲的意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ed one's blood for”或“give one's life fo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牺牲和忠诚的概念。
沥血披心 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忠诚和牺牲的价值。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好地表达对那些无私奉献者的敬意和感激。
诚切祷祈,沥血披心,仰希鉴祐。
1.
【沥】
(形声。从水,歷声。字又作“砯”,从石从水会意。本义:踩着石头过河)。
水、泪、酒等液体下滴。
【引证】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动滴沥以成响,殷雷应其若警。 、 宋·欧阳修《归田录》-以杓酌油沥之。
【组词】
沥血、 沥液、 沥滴
2.
【血】
口语读音(多单用)。
【组词】
鸭血、 血沥沥、 血唬零喇、 血胡同、 血糊突、 血渌渌、 血心、 血的教训
3.
【披】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引证】
《说文》-披,从旁持曰披。 、 《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设披周也。 、 《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执披。 、 《仪礼·士丧礼》-执披者旁四人。 、 《仪礼·既夕礼》-设披。
分开;裂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而披其地。 、 《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又披其邑。 、 《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不折必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组词】
竹竿披了;披磔、 披砍、 披榛
4.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