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8:46
早出晚归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早上出门,晚上才回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在外工作或活动的时间很长,通常用来形容工作勤奋、忙碌或者生活节奏紧张。
"早出晚归"这个词汇源自汉语,没有特定的词源故事,但其结构反映了汉语的对仗美,即时间和动作的对称。
在**文化中,"早出晚归"常被视为勤劳和奉献的象征,尤其是在强调家庭和工作的平衡时。
这个词组常带有一种辛苦和牺牲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辛勤工作的画面和为了生活奔波的情景。
在我的生活中,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典型的早出晚归,他是一名程序员,经常加班到深夜,这种生活方式让他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他踏上了征程,夜幕低垂,才见他归家的身影。”
想象一个画面:清晨的街道上,人们匆匆赶路,而到了夜晚,同样的街道上,灯光下是疲惫但满足的归家人。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early to rise and late to bed",但不如"早出晚归"简洁且富有画面感。
"早出晚归"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生活状态,也反映了社会对勤劳和奉献的价值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他按照~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1.
【早】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日”,下面是“甲”。“甲”的最早写法象“十”,指皮开裂,或东西破裂。“早”即天将破晓,太阳冲破黑暗而裂开涌出之意。本义: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早,晨也。 、 《诗·召南·小星》疏-晨初为早。 、 《老子》-是谓老服。 、 唐·韩愈《原毁》-早夜以思。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早莺争暖树。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早暮咈吾耳。 、 《聊斋志异·促织》-早出暮归。
【组词】
清早、 明早、 早出晚归、 起早贪黑;早天、 早角、 早朝、 早膳、 早霞、 早堂、 大清早
2.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3.
【晚】
(形声。从日,免声。本义:傍晚;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晚,莫也。 、 《广韵》-晚,暮也。 、 《汉书·李寻传》-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政急则出蚤,政缓则出晚。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晚成单罗衫。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晚泊沙夹。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屠晚归。 、 清·姚鼐《登泰山记》-望晚日照城郭。
【组词】
晚曦、 晚夕、 晚半天儿、 晚钟、 晚寒、 晚晴;晚饷、 晚阴、 晚来
4. 【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