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5:51
年齿: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年龄,特指人的岁数。在古代汉语中,它常用来表示一个人的年纪或者辈分。
文学:在古典文学中,年齿常用于描述人物的年龄,如“年齿已高”表示年纪已经很大。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年齿这个词汇使用较少,通常会被更通俗的词汇如“年龄”所替代。 专业领域:在法律或官方文件中,年齿可能会被用来精确描述一个人的年龄,尤其是在涉及年龄限制的场合。
同义词:年龄、岁数、年纪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说“年幼”或“年轻”来表示相对的概念。
词源:年齿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年”指时间,“齿”原指牙齿,古人常用牙齿的生长情况来判断年龄,因此“齿”逐渐演变为年龄的代称。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齿的使用逐渐减少,被更简洁的词汇如“年龄”所替代。
在传统文化中,年齿常与尊重长辈、辈分秩序等观念相关联。在社会交往中,了解对方的年齿有助于确定适当的礼仪和交流方式。
年齿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庄重、正式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家族、传统和尊敬。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使用年齿这个词汇,通常会用“年龄”来更自然地表达。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年齿来增添一种古典韵味:
岁月如梭,年齿渐增,
心中却似少年,梦未曾减。
年齿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钟表,滴答声中记录着时间的流逝。
在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年齿”的词汇,通常会使用“age”来表示。
年齿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的多样性。
1.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2.
【齿】
(象形。甲骨文,象嘴里的牙齿,象形字。战国文字在上面加了个声符“止”,成为形声字。小篆同。本义:牙)。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易本命》-男以八月而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 《素问·上古天真论》。注:“齿为骨余。”-发堕齿槁。
【组词】
齿吻、 齿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