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7:0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7:00:56
树巅: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树的顶端或最高部分。它通常用来描述树木的最上端,即树冠的顶部。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树巅”常常被用来象征高度、视野或精神境界。例如,诗人可能会用“树巅”来比喻一个人的思想或灵魂的高度。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树巅”可能更多地被用来描述一个具体的地点或状态,比如“站在树巅上”可以指实际站在树的顶端。 专业领域:在林业或生态学中,“树巅”可能涉及到树木的生长状态、生态位或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同义词:树顶、树冠、树梢 反义词:树根、树干、树底
“树巅”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其构成简单明了,由“树”和“巅”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也很常见,如“树梢”、“树顶”等。
在**文化中,树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长寿、坚韧等。因此,“树巅”也可能被用来象征这些积极的意义。
“树巅”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高远、自由和宁静。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探索的渴望。
在个人的旅行经历中,站在树巅上俯瞰森林,可以带来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深刻体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树巅之上,我看到了星辰的舞蹈,听到了风的低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茂密的森林,阳光透过树巅洒下斑驳的光影。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吹过树巅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tree top”或“tree crown”,它们在描述上与“树巅”相似,但在文化和象征意义上可能有所不同。
“树巅”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自然现象,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我们对自然和文化的感知。
1.
【树】
(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树,生植之总名。 、 《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 、 《国语·晋语》。注:“树木也。”-夫坚树在始。 、 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地道敏树。 、 《周礼·大司徒》-二曰树艺。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组词】
树事、 树杨、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2.
【巅】
(形声。从山,颠声。本义:山顶)。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巅,山顶也。 、 《诗·唐风·采苓》。集传:“巅,山顶也。”-首阳之巅。 、 唐·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组词】
山巅;巅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