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5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56:53
“恩逾慈母”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恩情超过了慈爱的母亲。基本含义是指某人给予的恩惠或关爱极其深厚,超过了通常母亲对孩子的慈爱。这个词汇强调了恩情的深厚和无私。
在文学作品中,“恩逾慈母”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受到的特别恩惠或关爱,如在《红楼梦》中,贾母对贾宝玉的关爱常常被形容为“恩逾慈母”。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表达深厚感激之情时,人们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深厚情感联系。
同义词:恩深义重、恩重如山、恩深似海 反义词:恩断义绝、恩将仇报
这些同义词都强调了恩情的深厚,但“恩逾慈母”更侧重于恩情超过母亲的爱。反义词则表达了恩情的断裂或背叛。
“恩逾慈母”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文学和哲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表达深厚恩情时仍被使用。
在文化中,母亲的爱被视为最无私和最伟大的爱。因此,“恩逾慈母”这个词汇在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强调了恩情的超越性和无私性。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感激。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困难时刻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他们的恩情如同慈母般无私和深厚。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对我的学术和个人成长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支持,我常常觉得他的恩情如同慈母般深厚,难以回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恩逾慈母,情深似海,
在你温暖的怀抱中,我找到了家的感觉。
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孩子在寒冷的冬日里,被一位慈爱的母亲紧紧拥抱,温暖而安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首温馨的摇篮曲,传递着无尽的爱和关怀。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恩情如山”(kindness as deep as a mountain),强调恩情的深厚和不可动摇。
“恩逾慈母”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表达深厚的感激和爱意。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恩情的价值和意义。
陛下恩逾慈母。
1.
【恩】
(形声。从心,因声。本义:恩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恩,惠也。 、 《礼记·丧服四制》-恩者,仁也。 、 《韩非子·用人》-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
2.
【逾】
(形声。从辵(chuò),俞声。本义:越过,经过)。
同本义。
【组词】
逾迈、 逾墙钻穴、 逾墉、 逾墙、 逾假不归、 逾轨
3.
【慈】
(形声。从心,兹声。本义:慈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慈,爱也。 、 《庄子·盗跖》-尧不慈舜不孝。 、 《韩非子·内储说上》-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 、 《周礼·大司徒》。注:“爱幼少也。”-一曰慈幼。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服注:“上爱下曰慈。”-慈和遍服曰顺。 、 《礼记·内则》。注:“慈母知其嗜欲者也。”-其次为慈母。 、 《管子·形势解》-慈者,父母之高行也。 、 《贾子道术》-亲爱利子谓之慈,恻隐怜人谓之慈。 、 《颜氏家训》-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组词】
慈幼、 慈亲、 慈泪
4.
【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 《苍颉篇》-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 、 《易·说卦》-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 《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 、 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母难、 母以子贵、 母子、 母族、 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