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8:47
词汇“留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或历史语境中,特别是在*古代的政治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留中”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留中”字面意思是指将奏章或文件留在宫中,不发出去或不公开。在古代,官员上奏的奏章有时会被“留中”,即不作批示,也不下发给相关部门处理,而是留在宫中,这意味着对此事不予理会或暂时搁置。
“留中”一词源于古代**的官僚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
在古代,对奏章的处理方式直接反映了其政治态度和决策风格。“留中”作为一种处理方式,体现了**的权威和决策的灵活性。
“留中”一词给人以神秘和不确定的联想,因为它涉及的是未公开的决策过程,可能会引起人们对权力运作的好奇和猜测。
在现代生活中,“留中”一词几乎不再使用,但在学*或讨论**古代历史和政治时,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的政治文化。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留中”这一概念来描绘古代宫廷的政治斗争和权力游戏。
由于“留中”涉及的是文字和决策过程,可以联想到古代宫廷的文书、奏章和**的宝座,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剧中的场景和音乐。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留中”的概念,但类似的决策过程和权力运作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留中”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了解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决策过程。在现代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留中”不常使用,但它在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中仍有一定的价值。
1.
【留】
(会意。从田,从丣,丣亦(yǒu)声。从“田”,表示停留的地方。本义:停留,留下)。
同本义(停止在某一处所,含有不动的意思)。
【引证】
《说文》-畱,止也。 、 《战国策·秦策》-令之留于酸枣。 、 《楚辞·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 、 《素问·虐论》-风气留其处。 、 《史记·项羽本纪》-乃令张良留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 、 《资治通鉴·唐纪》-留五百人。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雪上空留。 、 明·于谦《石灰吟》-要留清白在人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留像于馆。
【组词】
逗留、 留舍、 留住、 留居、 留身、 留客住
2.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