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6:49
“天香国色”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女子美貌非凡,如同天上的香气和国中的绝色。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赞美女性的美貌,强调其美丽超凡脱俗,难以用言语形容。
在文学作品中,“天香国色”常用于描述古代美女,如《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描写。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人们可能会用类似的表达来赞美某人的美貌。在专业领域,如美容、时尚行业,这个词汇可能会被用来形容产品或服务的卓越品质。
同义词:
反义词:
“天香国色”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受到了**古代文化中对美的极致追求的影响。在古代文学和艺术中,美女常被赋予超凡的特质,这个成语正是这种文化观念的体现。
在**传统文化中,美女常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如代表纯洁、高贵和优雅。因此,“天香国色”这个成语在赞美女性美貌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美的理想化期待。
这个成语给人以高贵、神秘和不可及的联想。它唤起的情感是敬畏和赞美,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中的绝世佳人,以及她们所代表的优雅和尊贵。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在外貌和气质上都极为出众的女性,尤其是在需要表达对某人美貌的极高赞美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她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天香国色,令人心醉神迷。”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身着古装的女子,站在繁花似锦的花园中,她的容颜如同画中人,美丽得让人窒息。这样的画面会让人联想到“天香国色”这个成语。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vision of beauty”或“a goddess among women”,都是用来形容女性的非凡美貌。
“天香国色”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女性美貌的赞美,也是对*传统文化中美的理想化追求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表达的深度和美感。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他有个亲生的女儿,叫做娟奴,见在南瓦子住,果是~。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香】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 、 《左传·僖公五年》-黍稷靡馨。 、 《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
3.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
4. 【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