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7:01
牛胶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由牛的皮或骨制成的胶质物质。它是一种传统的粘合剂,主要用于工艺品制作、书画装裱、家具修复等领域。牛胶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和耐久性,是传统工艺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牛胶的词源直接来源于其材料来源——牛的皮或骨。在古代,牛胶是一种重要的工艺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制作和使用方法有所变化,但基本概念保持不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胶被视为一种传统工艺材料,与书画、家具等传统艺术紧密相关。它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牛胶给人以坚韧、持久和传统的联想。它可能唤起对古老工艺和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在修复一件传家宝家具时,我使用了牛胶,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材料的独特魅力和实用性。
在诗歌中,牛胶可以被用来比喻持久不变的情感: “我们的誓言,如牛胶般坚固, 经风霜雨雪,不曾动摇。”
牛胶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古老的工艺品、书画作品和家具。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修复工作时的细微声音,如胶水涂抹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动物胶(如鱼胶)也被用作粘合剂,但其具体用途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牛胶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
1.
【牛】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引证】
《说文》-牛,大牲也。 、 《易·说卦》-坤为子母牛。 、 《左传·昭公五年》-纯离为牛。 、 《礼记·坊记》-东邻杀牛。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牛曰太牢。 、 《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牛田牧田。 、 《乐府诗集·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 、 唐·白居易《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 、 《聊斋志异·促织》-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组词】
耕牛、 牛酒、 牛旄、 牛性、 牛埭、 牛领、 牛具、 牛刀、 牛蓑、 牛骥同皂、 牛后、 牛眠地
2.
【胶】
(形声。古代“胶”用动物的皮煮制而成,所以从“肉”。段玉裁说:“皮近肉,故字从肉。”本义:粘性物质,用动物的皮角或树脂制成)。
同本义。
【引证】
《考工记·弓人》-胶也者,以为和也。
【组词】
胶鳔、 胶漆、 胶青、 胶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