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5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56:35
词汇“清休”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使用情境出发。
“清休”可以理解为“清净的休息”或“清闲的休假”。其中,“清”字常指清净、清洁,而“休”字则指休息、休假。结合起来,“清休”可能指的是在一个清净的环境中休息或休假。
由于“清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宁静的休息场所或一种心境。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理想的休假状态。在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特定的行业术语中。
由于“清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清”和“休”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用来表达一种特定的休息状态。
在**文化中,休息和放松被认为是重要的生活组成部分。因此,“清休”可能被用来强调在清净环境中休息的重要性,这与追求内心平和和身心健康的文化价值观相契合。
“清休”这个词可能带给人一种宁静、放松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远离喧嚣的自然环境,或是心灵上的平静和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使用“清休”来形容自己在周末或假期中寻找宁静和放松的经历。例如,我可能会说:“这个周末我计划去郊外清休,享受大自然的宁静。”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清休”:
在清休的午后,
阳光洒满小径,
心灵得以净化,
烦恼随风而去。
“清休”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画,或是轻柔的自然声音,如鸟鸣和溪流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清休”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能包括“peaceful rest”或“quiet vacation”。
“清休”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传达了一种追求宁静和放松的生活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通过深入学“清休”,我更加意识到词汇的多义性和文化内涵,这对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休】
(会意。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本义:休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休,息止也。 、 《尔雅》-休,息也。 、 《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 《五经文字》-休,象人息木阴。 、 《汉书·王莽传》。注:“庇荫也。”-诚上休陛下余光。 、 《诗·大雅·民劳》-汔可小休。 、 《礼记·月令》-毋休于都。 、 《史记·高帝纪》-止宫休舍。 、 唐·杜甫《兵车行》-未休关西卒。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猎,休,坐地而食。 、 岳飞《五岳祠盟记》-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休于树 、 《资治通鉴·唐纪》-命士少休。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将士更休。 、 、 《聊斋志异》-既暮,休于旅舍。
【组词】
休日、 休舍、 休士、 休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