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1:47
词汇“戒舟慈棹”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似乎是由四个汉字组合而成,但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或广泛认可的含义。因此,我将尝试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进行一些推测性的分析。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很难找到具体的语境使用。但如果我们尝试将其放入文学或象征性的语境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在防御和保护的同时,又充满温柔和关怀的状态或行为。
由于“戒舟慈棹”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这样的词汇可能被用来象征领导者的双重特质:既要有保护和防御的能力,又要展现出慈爱和关怀。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既有力量又有温柔,给人以安全感和温馨感。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较少。但如果在一个需要描述领导风格或管理方式的场合,可以使用这个词汇来表达一种理想的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且没有明确的跨文化对应词汇,这一部分难以进行。
“戒舟慈棹”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思考如何在保护和防御的同时,保持温柔和关怀。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供更多的象征和隐喻。
若乘戒舟,鼓以慈棹,而不能横截风涛,达登彼岸者,无此理也。
1.
【戒】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本义:警戒,戒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戒,警也。 、 《诗·小雅·采薇》-岂不日戒。 、 《礼记·曾子问》-以三年之戒。 、 《左传·哀公元年》-基浇能戒之。 、 《国语·吴语》-息民不戒。 、 《庄子·养生主》-怵然为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戒之慎勿忘。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知足以自戒。
【组词】
戒慎、 戒书、 戒旦、 戒守、 戒命、 戒戢、 戒诗
2.
【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 、 《方言九》-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 、 《考工记·总目》-作舟以行水。 、 《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舟以行川谷。 、 《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 《诗·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 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宋·苏轼《石钟山记》-舟人大恐。(舟人,船夫)。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舟人指点。
【组词】
舟人、 舟次、 舟牧、 舟师、 舟航、 舟梁
3.
【慈】
(形声。从心,兹声。本义:慈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慈,爱也。 、 《庄子·盗跖》-尧不慈舜不孝。 、 《韩非子·内储说上》-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 、 《周礼·大司徒》。注:“爱幼少也。”-一曰慈幼。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服注:“上爱下曰慈。”-慈和遍服曰顺。 、 《礼记·内则》。注:“慈母知其嗜欲者也。”-其次为慈母。 、 《管子·形势解》-慈者,父母之高行也。 、 《贾子道术》-亲爱利子谓之慈,恻隐怜人谓之慈。 、 《颜氏家训》-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组词】
慈幼、 慈亲、 慈泪
4.
【棹】
(形声。从木,卓声。本义:长的船桨)。
同本义。
【引证】
《楚辞·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枻。
【组词】
棹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