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6:18
词汇“弱年”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者特定语境下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弱年”可以理解为“年幼、年少”或者“不成熟的年龄”。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弱年”字面意思是指年幼或不成熟的年龄阶段。在古代文献中,可能指代未成年或体力、智力尚未成熟的时期。
由于“弱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用于描述年轻人在社会、政治或军事上的不成熟状态。
“弱年”可能是由“弱”和“年”两个字组合而成,其中“弱”表示不强壮、不成熟,“年”表示时间或年龄。在古代汉语中,可能用于描述年轻人在体力或智力上的不成熟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对年轻人的期望往往与他们的年龄和成熟度相关。弱年可能被视为需要保护和教育的阶段,同时也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提到“弱年”,可能会联想到青春期的脆弱、成长的不易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成长的感慨。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很少直接使用“弱年”这个词汇,但它可以用来描述自己或他人在年轻时期的经历和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弱年”来表达对青春岁月的怀念:
弱年时光如梦逝,
青春岁月难再回。
心中梦想未曾灭,
愿随风飞向远方。
提到“弱年”,可能会联想到青春电影中的画面,如校园、操场、青春的欢笑和泪水。音乐方面,可能会联想到轻快的旋律和充满活力的节奏。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弱年”的词汇,但可以找到描述年轻、不成熟状态的词汇,如英语中的“adolescence”或“youth”。
“弱年”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能够表达年轻时期的不成熟和成长的过程。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描述人生不同阶段的经历和感受。
1.
【弱】
(会意。小篆字形,两把弯曲的弓,“彡”(shān)象毛羽之形,合起来表示柔弱。本义:气力小;势力差)。
同本义。与“强”相对。
【引证】
《说文》-弱,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氂桡弱也。 、 《易·大过》-栋桡,本末弱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颉遇王子弱焉。 、 《淮南子·原道》-志弱而事强。 、 《孙子·谋攻》-辅隙者则国必弱。 、 《左传·哀公十年》-众散为弱。 、 《商君书·错法》-有土者不可以言贫,有民者不可以言弱。 、 《周书·武顺》-两争曰弱。 、 陈寿《隆中对》-然操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老子》-弱者道之用。 、 陶潜《游斜川》-弱湍驰文舫,闲谷矫鸣鸥。
【组词】
弱植、 弱道、 弱人、 弱湍、 弱力、 弱才、 弱孤、 弱门
2.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