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5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57:36
僻静(pì jìng)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地方偏僻、安静,远离喧嚣和人群。它通常用来描述那些位置偏远、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环境幽静,适合隐居或静心。
“僻静”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僻”意为偏僻,“静”意为安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或特定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僻静的地方往往与隐士、文人墨客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僻静”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自然、平和的景象,有助于放松心情,远离日常生活的压力。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访问了一个僻静的小村庄,那里的宁静和纯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体会到了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僻静的山谷里,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心灵得以净化。”
想象一个僻静的湖边,清晨的阳光洒在湖面上,微风轻拂,鸟鸣声此起彼伏,这样的场景给人以宁静和美的享受。
在英语中,“僻静”可以对应为“secluded”或“tranquil”,它们在描述远离人群、环境安静的地方时具有相似的含义。
“僻静”这个词在描述环境特征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地理位置的偏远,还强调了环境的宁静和舒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僻静”可以增强描述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1.
【僻】
(形声。从人,辟声。本义:退避;回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僻,辟也。…《诗》曰:“宛如左僻。”
偏僻;偏远;很少有人去的。
【引证】
《楚辞·涉江》-虽僻远其何伤。 、 《吕氏春秋·慎行》-而荆僻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浔阳地僻无音乐。
【组词】
僻路、 僻壤、 僻小、 僻穴、 僻陋、 僻巷、 僻净
2.
【静】
(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安静;宁静。
【引证】
《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 、 《国语·晋语》-宵静女德,以伏蛊慝。 、 《吕氏春秋·音律》-本朝不静。 、 《吕氏春秋·审分》-静乃明几。 、 《诗·郑风·女曰鸡鸣》-莫不静好。 、 晋·支遁《八关斋会诗序》-清和肃穆,莫不静畅。
【组词】
静雅、 静鞭、 静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