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5:43
词汇“偏远”的字面意思是指地理位置远离中心或主要活动区域,不易到达。基本含义通常涉及地理上的隔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特征。
“偏远”一词由“偏”和“远”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偏”指偏离中心,“远”指距离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偏远”一词。
在某些文化中,“偏远”可能带有浪漫化的色彩,被视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之地。然而,在现代社会,偏远地区往往面临发展滞后、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
“偏远”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原始和未被污染的自然环境,但也可能带来孤独、隔绝和不便的负面情感。
在旅行中,我曾到访过一个偏远的山区,那里的风景如画,但交通确实不便,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偏远”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偏远的山谷,溪水潺潺,鸟鸣悠扬,仿佛时间在此停滞。”
想象一幅画面:一片偏远的森林,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地面上,鸟鸣声此起彼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在英语中,“偏远”可以对应为“remote”或“outlying”,它们在含义上与“偏远”相似,但“remote”更强调与世隔绝的感觉。
通过对“偏远”一词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含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准确使用“偏远”能够帮助我更生动地描述地理位置和环境特征,增强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1.
【偏】
(形声。从人,扁声。本义:不正,倾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偏,颇也。 、 《书·洪范》-无偏无颇。 、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势有偏侧。
【组词】
偏岸、 偏偏倒倒、 偏侧、 偏倒
2.
【远】
(形声。从辵(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引证】
《说文》-远,辽也。 、 《尔雅》-远,遐也。 、 《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屏之远方。 、 《礼记·中庸》-柔远人也。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 《左传·三十三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唐·杜牧《阿房宫赋》-缦立远视。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 《广东军务记》-极目远望。
【组词】
远行无急步、 远游之戒、 远招近揖、 远水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