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9:06
“抵掌而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两个人面对面坐着,手掌相抵,亲切地交谈。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们之间关系亲密,交谈无间,气氛融洽。
在文学作品中,“抵掌而谈”常用来描绘朋友或亲人之间的温馨场景,强调情感的深厚和交流的真诚。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类似的表达可以用来形容亲密无间的对话。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适用,因为它更多地体现了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层面。
同义词:促膝谈心、亲密无间、心心相印 反义词:貌合神离、话不投机、隔阂重重
“抵掌而谈”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人们面对面交谈的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亲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抵掌而谈”这个成语体现了人重视亲情和友情的文化特点。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馨和亲切。它让我联想到家人或朋友之间无拘无束的交流,以及那种心与心相连的感觉。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和多年未见的老友重逢,我们抵掌而谈,分享了彼此的生活经历和未来的梦想,那种亲密无间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抵掌而谈,心声如溪水潺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两个人坐在月光下,手掌相抵,面带微笑地交谈。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柔的夜风和远处虫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ving a heart-to-heart conversa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亲密和真诚的交流。
“抵掌而谈”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细腻性,也反映了*人重视人际关系和谐的文化特点。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交流的情感深度。
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善言论者~,问地球一切事。
战国时期,苏秦到秦国去游说秦惠王实行连横的主张遭到失败,就回家乡洛阳潜心研究兵法。一年后他到赵国去拜谒赵王,与赵王抵掌而谈,鼓吹他的合纵主张,赵王十分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授以相印,商议六国合纵策略
1.
【抵】
(形声。从手,氐(dǐ)声。本义:挤,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抵,挤也。 、 《广雅》-抵,推也。 、 《汉书·梁怀王揖传》注-抵,距也。
【组词】
抵掎、 抵斥、 抵排
2.
【掌】
本义:手掌,手心。
【引证】
《说文》-掌,手中也。 、 《论语·八佾》-指其掌。 、 枚乘《谏吴王书》-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组词】
掌上、 掌上观纹、 掌文
四足动物带爪的脚。
【引证】
《孟子·告子上》-熊掌,亦我所欲也。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谈】
(形声。从言,炎声。本义:说,谈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谭。-谈,语也。 、 《诗·小雅·节南山》-不敢戏谈。 、 《庄子·天运》-三日不谈。 、 《汉书·公孙宏传》-宏为人谈笑多闻。 、 《战国策·齐策》-坐谈问之。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不假仆一二谈也。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谈笑而死。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女子毋多谈。
【组词】
谈笑自若;谈聚、 谈会、 洽谈、 座谈、 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