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0:16
词汇“寝宿”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寝”和“宿”。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寝宿”字面意思是指睡觉和住宿的地方,通常指的是夜间休息的场所。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较少单独使用,更多时候是作为复合词的一部分,如“寝室”、“宿舍”等。
“寝”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是躺下休息,后来引申为睡觉的地方。“宿”字则有停留、过夜的意思。两者结合,形成了“寝宿”这个词汇,用以指代夜间休息的场所。
在**传统文化中,“寝宿”与家庭、休息和安宁有关,反映了人们对舒适生活环境的追求。
“寝宿”给人一种温馨、宁静的感觉,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休息的舒适。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使用“寝宿”来描述一个特别舒适的住宿环境,如“这个度假村的寝宿条件非常棒”。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洒满寝宿,梦乡如画卷展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温馨的卧室,柔和的灯光和舒适的床铺。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偶尔的虫鸣。
在英语中,与“寝宿”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lodging”或“accommodation”,它们在语境和用法上有所不同,但都指代住宿的地方。
“寝宿”这个词汇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用,但在特定语境下,它能够传达出一种温馨和宁静的感觉。了解其词源和演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在文化和语言中的位置。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寝】
(形声。从宀,侵声。本义:睡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寢,卧也。 、 《礼记·曲礼上》-寝毋伏。 、 《论语·公冶长》-宰于昼寝。 、 《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 、 《战国策·齐策》-暮寝而思之。 、 《资治通鉴·唐纪》-元济尚寝。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寝必重褥。 、 清·魏禧《大铁椎传》-既同寝。
【组词】
寝不成寐、 寝不安席、 寝卧、 寝床、 寝息、 寝衾、 寝宿、 寝饭、 寝兴、 寝膳、 寝燕
2.
【宿】
星座的古名。星宿 。二十八宿:坐落在黄道的星宿,按照中国古代的分法,共有二十八个。黄道是日在星际所行的路。
【引证】
《列子》-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