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9:12
词汇“扼险”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术语。根据字面意思,“扼”通常指控制、抓住,而“险”则指危险、险要的地方。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推测“扼险”可能指的是控制或占据险要的位置或情况。
“扼险”的基本含义可能是指在军事或战略上占据险要的位置,以便控制或防御。
由于“扼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但从字面上看,“扼”和“险”都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词汇,结合在一起可能是为了强调控制险要位置的意义。
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军事战略和地形的重要性一直被强调。因此,“扼险”这个词汇可能与古代战争和战略思想有关。
“扼险”可能给人一种紧张和战略性的感觉,联想到军事斗争和战略布局。
由于这个词汇较为生僻,个人应用可能不多。但在讨论战略或竞争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描述占据有利位置的情况。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扼险”来形容人物在困境中占据有利位置,如: “在风暴的中心,他扼险而立,如山岳般坚定。”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将军站在险要的山口,指挥士兵布防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紧张或激昂的音乐来增强这种战略性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战略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扼险”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在描述战略或竞争中的有利位置时,是一个有力的表达。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可以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扼】
(形声。从手,厄声。本义:抓住;掐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搤,捉也。 、 《汉书·李陵传》-力扼虎,射命中。 、 《后汉书·荀彧传》-搤其喉而不得进。 、 《汉书·娄敬传》-不搤其亢。 、 《汉书·扬雄传》-搤熊罴。 、 《广雅·释诂三》-搤,持也。
【组词】
扼虎、 扼吭拊背、 扼襟、 扼臂
2.
【险】
(形声。从阜,佥(qiàn)声。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地势高低悬殊,难以通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险,阻难也。 、 《礼记·少仪》-军旅思险。 、 《列子·汤问》-毕力平险。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易·坎》-地险,山川丘陵也。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 、
【组词】
险瘠、 险易、 险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