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0:20
丝锥是一种用于在金属、塑料或其他材料中切削螺纹的工具。它通常由高速钢制成,具有一个或多个螺旋槽,用于容纳切屑并引导切削液。丝锥的主要部分包括柄部、颈部和切削部分。
丝锥一词源自中文,由“丝”和“锥”两个字组成。在古代,丝锥可能用于纺织或其他精细工艺中,后来逐渐演变为专门用于金属加工的工具。
在**,丝锥作为传统工艺的一部分,与精细的手工艺和工匠精神相关联。在现代社会,丝锥的使用体现了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的进步。
丝锥给我带来的联想是精细、耐心和精确。它象征着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工艺的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丝锥主要出现在机械维修或DIY项目中。例如,我曾经使用丝锥来修复一个损坏的自行车零件,这需要精确的操作和耐心。
诗歌: 丝锥轻旋,金属细语, 每一转,皆是匠心独运。
故事: 在古老的工坊里,一位工匠手持丝锥,专注地在一块金属上切削螺纹,每一转都凝聚着他对工艺的热爱和执着。
视觉:想象一个工匠在昏黄的灯光下,手持丝锥,专注地在金属上切削螺纹,金属屑缓缓落下。
听觉:丝锥在金属上旋转时发出的轻微摩擦声,伴随着金属屑落地的声音。
在英语中,丝锥对应的词汇是“tap”,在德语中是“Gewindeschneider”。不同语言中对丝锥的称呼反映了其在各自文化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丝锥作为一个专业工具,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被提及,但它在机械加工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丝锥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工艺和工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的应用。
1.
【丝】
(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丝,蚕所吐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 、 《史记·货殖列传序》-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 唐·白居易《重赋》-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组词】
丝棉;丝网;丝缰、 丝人、 丝布、 丝妇、 丝子、 丝行、 丝庄
2.
【锥】
(形声。从金,隹(zhuī)声。本义:钻孔的工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锥,锐也。 、 《释名·释用器》-锥,利也。 、 《战国策·秦策一》-引锥自刺其股。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锥之处囊中。
【组词】
锥刀、 锥矢、 锥囊、 锥行衰、 锥行之陈、 锥毛、 锥刀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