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03:2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3:25:33
词汇“名种”在中文中通常指的是著名的品种或种类,尤其是在农业、畜牧业或植物学等领域中。它强调的是某一类事物因其优良特性或知名度而被特别提及。
“名种”字面意思是指有名的种类或品种。它通常用于描述那些因其独特性、优良品质或历史地位而广为人知的事物。
“名种”一词源于汉语,直接表达了“有名的种类”这一概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这个词在农业和生物学领域的使用更为频繁,用以区分普通品种和那些具有特殊价值的品种。
在**,由于历史悠久,许多传统名种如茶、丝绸、瓷器等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这些名种不仅代表了高品质,也象征着民族的骄傲和文化的传承。
提到“名种”,我联想到的是精致、稀有和高品质。这个词给人一种尊贵和独特的感觉,让人期待与之相关的体验也会是特别的。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观过一个葡萄园,那里种植的都是名种葡萄,用于酿造高品质的葡萄酒。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名种”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名种”:
春风拂过,名种花开,
香气四溢,满园春色。
想象一片盛开的花园,其中名种花卉争奇斗艳,这种场景不仅视觉上令人愉悦,花香也可能带来愉悦的嗅觉体验。
在英语中,“名种”可以对应为“famous breed”或“well-known variety”,虽然在不同语言中表达方式略有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强调了品种的知名度和优良特性。
通过对“名种”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高品质、知名品种时的精确性和丰富性。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如何恰当地使用这一词汇,以增强我的表达效果。
1.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2.
【种】
(形声。从禾,中(重)声。本义:播种;散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种,先种后熟也。 、 《诗·大雅·閟宫》-黍稷种稑。 、 《周礼·内宰》-而生种稑之种。 、 《诗·大雅·生民》-种之黄茂,实方实苞。 、 《吕氏春秋·辩土》-慎其种,勿使数,亦无使疏。 、 《礼记·月令》-仲秋乃劝种麦。 、 《梦溪笔谈·采草药》-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 、 《书·大禹谟》-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
【组词】
种田;种子、 种惠、 种祸、 种福、 种祉、 种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