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3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30:06
炎凉世态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世态炎凉,即人情冷暖、世态变化无常。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变,有时冷漠无情,有时又热情如火,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在文学作品中,炎凉世态 常被用来批判社会现实,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汇来描述自己或他人在社会交往中的经历。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人际关系的动态。
同义词: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世风日下 反义词:世态温暖、人情热络、世风日上
炎凉世态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反映了古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有所扩展,但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炎凉世态** 是一个常见的主题,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道德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仍然被广泛使用,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
炎凉世态 这个词汇常常带有一种悲凉和无奈的情感,让人联想到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复杂。它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清醒和理性。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目睹过一些炎凉世态的例子,比如在职场中,有些人为了利益可以不顾一切,而有些人则始终保持真诚和善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这炎凉世态中,
我寻找那一抹温暖的光,
在冷漠的街头,
我期待那一声真诚的问候。
炎凉世态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灰暗的街道、冷漠的面孔和孤独的背影。在音乐中,可能会选择一些低沉或悲伤的旋律来表达这种情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he fickleness of human nature" 或 "the ups and downs of lif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炎凉世态 这个词汇深刻地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社会现实的残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
炎凉世态,自古而然。
那三夫人是个女流之辈,只晓得~,哪里管甚么大道理?
1.
【炎】
(会意。从二火。本义:火苗升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炎,火光上也。 、 《书·洪范》-火曰炎上。 、 《诗·小雅·大田》-秉畀炎火。 、 《楚辞·大招》-南有炎火千里。 、 《资治通鉴》-顷之,烟炎张天(炎,通“焰”,火焰)。
【组词】
炎上
2.
【凉】
辅佐。 同: 倞
【引证】
《诗·大雅·大明》。传:“佐也。”-凉彼武王。
【组词】
凉贰
信,实。 同: 谅
【引证】
《诗·大雅·桑柔》-凉曰不可,覆背善詈。 、 《左传·昭公四年》-君子作法于凉。
3.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4.
【态】
(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態,意态也。 、 《虞书》。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柔远能迩。 、 《荀子·成相》。按:“诈态也。”-人之态不如备。 、 张衡《西京赋》-尽变态乎其中。 、 《楚辞·大招》-滂心淖态。 、 傅毅《舞赋》-狗偷致态。 、 《楚辞·离骚》-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 、 李渔《芙蕖》-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 、 《淮南子》-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 、 唐·杜牧《阿房宫赋》-尽态极妍。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密则无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