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9:48
原件:指原始的、未经复制的文件或物品,通常具有法律效力或历史价值。原件是证明某事物真实性的最直接证据。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在于使用场合和语境,如“原稿”常用于文学创作,“原物”用于实物,“原版”用于出版物。反义词则强调了非原始的、复制的特性。
“原件”一词源于汉语,由“原”和“件”两个字组成。“原”指原始的、最初的,“件”指物品或文件。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使用“原物”或“原稿”,随着语言的发展,“原件”逐渐成为标准用语。
在重视法律和历史真实性的文化中,原件具有极高的价值。例如,在**,古代文献的原件常被视为国宝,受到严格的保护。
“原件”一词常带有一种权威和正式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在个人层面,原件可能与重要的生活**(如毕业、结婚)相关联。
在办理签证时,我曾被要求提供护照的原件,这让我意识到原件在官方事务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原件”比喻为时间的见证者:
岁月如梭,唯原件不朽, 记录着过往的每一刻。
看到“原件”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古老的羊皮纸、墨迹斑斑的文件,或是档案室中沉重的木柜。听觉上,可能会想象到翻阅纸张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原件”通常对应为“original”或“original document”。在不同的法律体系中,原件的法律效力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认可其重要性。
“原件”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代表了事物的真实性和原始性,还反映了文化和社会对历史和法律的重视。理解和正确使用“原件”一词,有助于在专业和日常交流中传达准确的信息。
1.
【原】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引证】
《说文》。俗字作“源”。-原,水泉本也。 、 《孟子》-原泉混混。 、 《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 、 《汉书·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 、 唐·韩愈《原毁》-有本有原。
【组词】
原泉、 原流
2.
【件】
(会意。从人,从牛。《说文》:“分也。从人,从牛。牛大物故可分。”本义:分解,分开) 同本义。
【引证】
晋·郭璞《山海经·图赞》-件错理微。
【组词】
件别、 件举
计量某些个体事物、衣服等。
【引证】
《朱子语类辑略》-不要因一事而惹出两件三件。
【组词】
三件行李;件把、 件件、 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