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3:36
流光溢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流动的光影发出灿烂的色彩。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光彩夺目、绚丽多彩的景象或物品,尤其是在光线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丽和引人注目。
在文学作品中,流光溢彩常用来形容节日庆典、烟花表演、珠宝首饰或是自然景观如彩虹、晚霞等。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形容任何给人以视觉冲击和美感的事物。在专业领域,如珠宝鉴定或艺术评论中,这个词也常被用来描述物品的外观特征。
同义词:绚丽多彩、光彩夺目、五彩缤纷 反义词:黯淡无光、平淡无奇、灰暗无色
流光溢彩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光影和色彩美感的追求和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尤其是在描述视觉艺术和自然美景时。
在文化中,流光溢彩**常常与节日庆典、喜庆场合联系在一起,象征着繁荣和幸福。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被用来形容城市的繁华夜景或是高端消费品的奢华外观。
流光溢彩这个词给人以积极、愉悦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美丽、奢华和庆祝的氛围。在表达时,这个词能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视觉效果。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烟花节上亲眼目睹了流光溢彩的烟花表演,那种视觉震撼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辰点缀,流光溢彩间,梦回那绚烂的往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烟花绽放的画面,或是珠宝在灯光下的闪耀;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烟花爆炸的声音或是庆祝时的欢呼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azzling colors”或“radiant hues”,虽然不完全对应,但都能传达出光彩夺目的意思。
流光溢彩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视觉和情感表达能力,它不仅描述了外在的美丽,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2.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
3.
【溢】
(形声。从水,益声。本作“益”。象水从器皿中漫出。本义:水漫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溢,器满也。 、 《尔雅》-溢,盈也。 、 《广雅》。按,过满为溢。-溢,满也。 、 《考经·诸侯》-满而不溢。 、 《楚辞》-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惧满溢。 、 清·黄宗羲《原君》-溢于辞。
【组词】
溢决、 溢满
4.
【彩】
(形声。从彡(shān),采声。从“彡”表示与图画、文饰相关。本义:文采,文章才华)。
同本义。
【引证】
《宋书·颜延之传》-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词彩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