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4:01
词汇“匮饿”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匮”通常指缺乏或不足,“饿”则指饥饿。因此,“匮饿”可以理解为极度饥饿或食物极度缺乏的状态。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用,以下分析将基于假设的含义进行。
“匮饿”可以解释为一种极端的饥饿状态,指的是由于食物的极度缺乏而导致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严重不适。
在文学作品中,“匮饿”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角色在极端困境中的状态,增强故事的紧张感和角色的苦难。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讨论极端情况或历史**时。
由于“匮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由“匮乏”和“饥饿”两个词汇组合而成,用以强调极端的饥饿状态。
在讨论历史上的饥荒或战争时,“匮饿”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时期的极端食物短缺和社会苦难。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人们对饥饿和苦难的同情和悲伤,同时也可能唤起对历史**的反思。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用,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直接相关的情境。但在学*历史或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匮饿”用于描述一个角色在极端环境下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以此来增强故事的情感深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面黄肌瘦的人们,背景是荒凉的土地,这样的画面能够直观地传达“匮饿”的含义。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饥饿时的肚子咕咕声或人们的哀叹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极端饥饿的状态来传达相似的含义。
“匮饿”作为一个假设的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用,但在描述极端饥饿状态时,它可以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匮】
(形声。从匚(fāng),表示与盛放东西有关,贵声。(guì)本义:柜子)。
运装土的畚 同: 篑
【引证】
《汉书·王莽传上》-纲纪咸张,成在一匮。 、 《汉书·礼乐志》-孔子曰:“辟如为山,未成一匮。止,吾止也。”
2.
【饿】
(形声。从食,我声。本义:饥之甚。按:在古代,“饥”与“饿”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饥”指一般的肚子饿;“饿”是严重的饥饿)。
同本义 。与“饱”相对。
【引证】
《说文》-饿,饥也。 、 《六书故》-饿,无食久馁也。 、 《正字通》-饿,甚于饥也。 、 《谷梁传》疏引徐邈说-有死者曰大饥,无死者曰大饿。 、 《淮南子·说山》-无一月饿。 、 《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组词】
饿隶、 饿损、 饿杀鬼、 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