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3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31:42
词汇“乏饿”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乏”表示疲倦、缺乏,而“饿”表示饥饿。结合起来,“乏饿”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既感到疲倦又感到饥饿的状态。
“乏饿”的字面意思是指同时感到疲倦和饥饿。这种状态可能是由于长时间没有进食或过度劳累导致的。
“乏”和“饿”都是汉语中的基本词汇,历史悠久。它们的组合“乏饿”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用来形容一种特定的身体状态。
在**文化中,“乏饿”可能与艰苦的生活条件或勤劳的工作态度有关。在一些传统故事或历史记载中,人们常常在极度乏饿的状态下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乏饿”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疲惫和不适,带来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它也可能激发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长时间工作或旅行后感到乏饿,这时我会选择休息和进食来恢复体力。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乏饿”来描绘一种疲惫但坚持前行的形象:
在乏饿的边缘,
我仍迈步向前,
星光指引,
希望不灭。
“乏饿”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疲惫的面容和饥饿的肚子咕咕声,视觉上可能是苍白的面色和凹陷的眼睛,听觉上可能是肚子发出的饥饿声。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来描述“乏饿”这种双重状态,但可以用“exhausted and hungry”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乏饿”这个词在描述身体状态时非常实用,它不仅传达了疲倦和饥饿的感觉,还可能引发对健康和生活方式的思考。在学*汉语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这类词汇对于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丰富性非常重要。
1.
【乏】
古代射礼唱靶者用以避箭的器具,其形略似屏风。
【引证】
《说文》。按,容也。从反正,推事。受矢者为正,避矢者为乏。-乏,春秋传曰,反正为乏。 、 《左传·宣公十五年》-故文反正为乏。 、 《仪礼·大射仪》-凡乏用革。 、 《仪礼·乡射礼》。注:“容谓之乏,所以为获者御矢也。”-乏参侯道。
无功伏安,电抗性伏安单位。
2.
【饿】
(形声。从食,我声。本义:饥之甚。按:在古代,“饥”与“饿”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饥”指一般的肚子饿;“饿”是严重的饥饿)。
同本义 。与“饱”相对。
【引证】
《说文》-饿,饥也。 、 《六书故》-饿,无食久馁也。 、 《正字通》-饿,甚于饥也。 、 《谷梁传》疏引徐邈说-有死者曰大饥,无死者曰大饿。 、 《淮南子·说山》-无一月饿。 、 《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组词】
饿隶、 饿损、 饿杀鬼、 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