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8:12
词汇“同心方胜”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与“同心协力”和“方胜”有关。在这里,“同心”意味着大家心意相同,共同努力;“方胜”可能指的是在某种竞赛或挑战中取得胜利。结合这两个词,我们可以理解“同心方胜”为通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来取得胜利。
“同心方胜”可以解释为:在面对挑战或竞争时,通过团队成员心意相通、共同努力,从而取得胜利或达成目标。
由于“同心方胜”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然而,如果在一个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努力的语境中,这个词组可以被用来强调团结的重要性。
由于“同心方胜”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同心”和“方胜”两个词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团队合作和胜利的概念。
在强调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的文化中,“同心方胜”这样的词汇可能更受欢迎。它体现了在困难和挑战面前,通过团结和协作来克服障碍的价值观。
这个词组可能让人联想到团队合作、共同努力和成功的喜悦。它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团结。
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在工作团队、体育竞赛还是社会活动中,“同心方胜”的理念都是适用的。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可以克服各种挑战,实现共同的目标。
在创作中,可以将“同心方胜”融入到一个团队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中,以此来强调团队精神和合作的重要性。
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群人手拉手、肩并肩地面对挑战,最终共同庆祝胜利的场景。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团队成员互相鼓励、共同前进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虽然具体的词汇可能不同,但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努力来取得胜利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
“同心方胜”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传达的团队合作和共同努力的理念是普遍适用的。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团队精神和合作的重要性。
1. 【同】 ——见“胡同”hútòng。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4.
【胜】
(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胜,任也。 、 《尔雅》-胜,克也。 、 《易·遯》。虞注:“能也。”-莫之胜说。 、 《诗·商颂·烈祖》。传:“任也。”-武王靡不胜。 、 《管子·入国》。注:“堪也。”-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 、 唐·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唐·李朝威《柳毅传》-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
【组词】
不胜其苦、 胜任愉快、 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