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4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44:16
挂斗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挂在斗上”。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指的是一种车辆附加装置,即挂在卡车、拖拉机等车辆后部的装载斗,用于运输货物。
“挂斗”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挂”(悬挂)和“斗”(容器)组成。在古代,可能指的是挂在马车后部的装载容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渐演变为现代的挂斗车。
在,挂斗车是农村和建筑工地常见的运输工具,反映了农业和基础建设的实际情况。它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
“挂斗”可能让人联想到劳动的辛勤、农村的景象或是城市的建设。它代表了实用性和功能性,可能引发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对社会发展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农村看到过挂斗车运输农作物,也曾在城市建筑工地见到过挂斗车运输建筑材料。这些经历让我对挂斗车的实用性和效率有了直观的认识。
在诗歌中,可以将“挂斗”作为一种象征,代表劳动和奉献:
挂斗载满希望, 驶过田野与街巷, 每一粒尘埃, 都是奋斗的模样。
在英语中,类似的装置可能被称为“trailer”或“dump truck”,在不同文化中,这些装置的使用和认知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运输和功能性的共同特点。
“挂斗”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物品,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某些方面。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现实。
1.
【挂】
(形声。从手,圭(guī)声。本义:区别,区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易·系辞传》:“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古本多作画者,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陆德明云:“挂,别也。后人乃云悬挂,俗制挂字耳。”-挂,画也。 、 《仪礼·特牲礼》-挂于季指。 、 《庄子·渔夫》。释文:“别也。”-变更易常以掛功名。
2.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