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5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53:38
弩箭:弩箭是指用于弩(一种古代的弓箭武器)的箭矢。弩是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发射箭矢的武器,比普通的弓更为强大和精准。弩箭通常比普通箭矢更重,箭头更尖锐,以便于穿透盔甲。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弩箭常被用来描绘战斗场景,增强紧张和危险的氛围。例如,在《三国演义》中,弩箭常被用于描述战场上的激烈交锋。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弩箭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军事话题时。 专业领域:在军事历史和武器研究领域,弩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涉及到其设计、制造和使用的技术细节。
同义词:箭矢、矢、箭、弩矢 反义词:盾牌、护甲(这些词汇与弩箭形成对比,一个是攻击工具,一个是防御工具)
词源:弩箭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弩指的是一种机械弓,箭则是指用于射击的矢。 演变:随着火药武器的发展,弩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文化和军事活动中仍有保留。
在古代社会,弩箭是重要的军事装备,尤其在战争中扮演关键角色。在某些文化中,弩箭也象征着力量和精准。
弩箭给人以强烈的力量感和危险感,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英勇。
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我曾亲眼见到过古代的弩箭,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技术的精湛。
在诗歌中,可以将弩箭比喻为时间的箭矢,无情地射向每一个人,强调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想象一支弩箭从弩中射出,伴随着尖锐的破空声,直击目标,这种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在不同文化中,弩箭的使用和象征意义有所不同。例如,在**文化中,弩箭常与勇敢和智慧联系在一起,而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更多地与骑士精神和战争联系在一起。
弩箭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着历史和技术的信息,也反映了人类对力量和精准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弩】
(形声。从弓,奴声。本义:用械发箭的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弩,弓有臂者。 、 《韩非子·难势》-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也。 、 《荀子·议兵》-魏氏之武卒…操十二石之弩。 、 《资治通鉴》-强弩之末。 、 《汉书·李广苏建传》-伏弩射杀。 、 汉·贾谊《过秦论》-良将劲弩。
【组词】
连弩、 弩门、 万弩齐发;弩力、 弩子、 弩牙、 弩末、 弩栝
2.
【箭】
(形声。从竹,前声。本义:竹名。箭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箭,矢竹也。 、 《周礼·职方氏》-其利金锡竹箭。 、 、 《礼记·礼器》-如竹箭之有筠也。 、 《仪礼·乡射礼记》-箭筹八十。
【组词】
箭笋、 箭茁、 箭萌、 箭筠子竹、 箭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