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5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54:00
“探手可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伸手就可以拿到。基本含义是指某物非常容易得到,不需要费力或经过复杂的步骤。
“探手可得”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成语简洁而形象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和范围都有所增加,成为描述易得性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资源的易获取性和机会的平等性,反映了社会对于便捷和效率的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积极和轻松的情感反应,因为它传达了一种无需努力即可获得成功的乐观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容易获得的信息或物品,比如在描述图书馆的便利性时。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知识的海洋探手可得,智慧的光芒照亮心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轻松地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的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松愉快的音乐,象征着获取知识的愉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within easy reach”或“at one's fingertips”,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探手可得”这个成语简洁而形象,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强调了易得性和便捷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并传达出积极和乐观的情感。
这是~的事情。
1.
【探】
(形声。从手,罙(shēn)声。本义:摸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远取犹深取也。-探,远取之也。 、 《尔雅》。注:“摸取也。”-探,取也。 、 《铨言》。注:“捉筹也。”-必探筹而定分。 、 《书·多方》-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 、 《论语·季氏》-见不善如探汤。 、 《荀子·君道》-不待探筹投钩而公。 、 《列子·汤问》-日中如探汤。 、 《聊斋志异·促织》-探石发穴。
【组词】
探丸、 探囊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3. 【可】
4.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