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4:2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4:21:18
养育: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抚养和教育,通常指的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儿童的照顾和培养,包括提供食物、衣物、住所和教育等基本生活需求,以及情感支持和道德教育。
“养育”一词源于古汉语,由“养”和“育”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养”主要指供养,“育”指生育和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养育”逐渐演变为涵盖更广泛意义的词汇,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照顾和教育。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养育”的含义和重要性有所不同。在一些文化中,养育被视为家庭的核心责任,而在其他文化中,社会和政府也承担了更多的养育责任。
“养育”这个词常常让人联想到温暖、责任和牺牲。它唤起人们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刻情感,以及对成长过程中所受关怀的感激之情。
在我的生活中,我见证了父母如何不遗余力地养育我,他们的爱和支持是我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养育”:
在爱的阳光下, 你养育我,如园丁呵护花朵, 每一滴汗水,都是成长的甘露。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母亲温柔地抱着婴儿,轻声哼唱摇篮曲。这幅画面和音乐都能唤起“养育”的温馨和安宁感。
在英语中,“养育”可以对应为“nurture”或“raise”。虽然这些词汇在基本意义上相似,但在具体用法和文化内涵上可能有所不同。
“养育”是一个充满情感和责任的词汇,它不仅涉及物质层面的照顾,还包括情感和精神层面的支持。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养育”这个词帮助我更好地表达对家庭和亲情的感激和尊重。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育】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妇女生孩子。上为“母”及头上的装饰,下为倒着的“子”。)。
同本义。
【引证】
《广雅》-育,生也。 、 《书·盘庚》-无遗育。 、 《国语·晋语》-至如今不育。 、 《国语·周语》-子孙蕃育之谓也。 、 《易·渐》-妇孕不育,失其道也。
【组词】
节育、 育孕、 生儿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