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4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46:00
“吃白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不付出任何代价而享受食物,通常用来形容某人依赖他人生活,不劳而获,占别人便宜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吃白食”常用来讽刺那些不劳而获、依赖他人的人。在口语中,这个词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付出努力却享受他人成果的人。在专业领域,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社会福利、经济分配等问题时,可能会提及这种行为。
同义词:占便宜、搭便车、坐享其成 反义词:自食其力、勤劳致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不同,例如“占便宜”更强调利用他人,而“吃白食”则更强调不劳而获。反义词则强调自力更生和勤劳的重要性。
“吃白食”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简单,直接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不劳而获的行为,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在**文化中,勤劳和自力更生被视为美德,因此“吃白食”这种行为往往受到批评。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常被用来讨论社会福利、经济分配等问题,特别是在讨论贫富差距和公平正义时。
“吃白食”这个词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懒惰、依赖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它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思维,使人们更加重视自力更生和勤劳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总是依赖他人,不愿意付出努力。这种行为可能会引起我们的不满,我们会用“吃白食”来形容这些人。
在诗歌中,可以将“吃白食”融入到描述社会现象的诗句中,例如:
世风日下人心变,
吃白食者满街转。
不劳而获心安理,
勤劳致富无人赞。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懒惰的人坐在餐桌前,享受着别人准备的食物,而自己却不做任何贡献。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快的旋律,但歌词中却讽刺地描述着吃白食的行为。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ree rider”或“freeloader”,这些词汇也用来形容那些不付出努力却享受他人成果的人。不同文化中对这种行为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带有贬义。
“吃白食”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明确的贬义,用来形容那些不劳而获的行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社交中的重要性。
况列位在此,无有我不破钞,反吃白食的。
靠~过活的人让人瞧不起。
1.
【吃】
(形声。从口,乞声。本义:口吃,结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吃,言蹇难也。 、 《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吃。
【组词】
吃子、 吃吃
(形声。从口,契声。本义:吃东西。按:“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喫”。汉字简化后“喫”写作“吃”)。
2.
【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同本义。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引证】
《说文》-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 、 《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 、 《庄子·知北游》-若白驹之过隙。 、 《汉书·贾谊传》-白昼大都之中。 、 《庄子·马蹄》-白玉不毁,孰为圭璋。 、 《庄子·渔父》-须眉交白。 、 《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 、 《战国策·燕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组词】
雪白、 白衣
3.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