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0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7:00:44
“收缘结果”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结束缘分,得到结果”。它通常用来描述一段关系或事情的终结,并强调这个终结是之前所有因果关系的必然结果。
在文学中,“收缘结果”常用于描述人物命运的转折点,强调宿命和因果报应。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正式或深沉的对话中,人们可能会使用它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结局的看法。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或**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探讨因果律和宿命论。
同义词“因果报应”强调因果关系和报应,而“宿命”则强调不可改变的命运。反义词“开端”和“起始”则指事情的开始,与“收缘结果”形成对比。
“收缘结果”这个成语源自**思想,强调因果循环和宿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各种事情的终结和结果。
在**文化中,因果报应和宿命观念深入人心,因此“收缘结果”这个词汇在文学和日常对话中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宿命和不可避免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事情的终结和结果,有时可能带有一种无奈或接受现实的感觉。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讨论家族历史时使用过“收缘结果”,来形容家族中某些长期矛盾的最终解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收缘结果,花开花落,宿命轮回。”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日落或季节更替的画面,象征着事情的终结和结果。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缓慢而深沉的旋律,如古典音乐,来表达这种宿命和终结的感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onsequence”或“fate”,它们也强调结果和宿命,但可能没有“收缘结果”那么强烈的因果报应的意味。
“收缘结果”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和表达事情的终结和结果,以及背后的因果关系和宿命观念。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欣赏汉语成语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空空道人]见后面偈文后又历叙了多少收缘结果的话头。
1.
【收】
(形声。从攴(pū),收(jiū)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收,捕也。 、 《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女反收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 《后汉书·张衡传》-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组词】
收领、 收系、 收付、 收考、 收夷、 收劾、 收案、 收掩、 收执、 收禁、 收领
2.
【缘】
(形声。从糸(mì),彖(tuàn)声。从糸,与衣物有关。本义:古时衣服的边饰)同本义。
【引证】
《说文》-缘,衣纯也。 、 《尔雅》。注:“衣缘饰也。”-缘谓之纯。 、 《礼记·玉藻》。注:“饰边也。”-缘广寸半。 、 《后汉书》-常衣大练,裙不加缘。
【组词】
衣缘
3.
【结】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组词】
蝴蝶结
关键。
【引证】
《管子》-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4.
【果】
(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果,木实也。 、 《易·说卦》-艮为果蓏。 、 《周礼·场人》。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臣瓒曰:“在地曰蓏,在树曰果。”-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 、 《素问·藏器法时论》。注:“谓桃李杏栗枣也。”-五果为助。 、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 明·刘基《卖柑者言》-杭有卖果者,善藏柑。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
【组词】
果布、 果馔、 果谷、 果正、 果桌、 草果;荚果;浆果;果瓜、 果茹、 果隋、 果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