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4:37
宝塔糖:宝塔糖是一种具有宝塔形状的糖果,通常由糖浆制成,经过模具成型后形成类似宝塔的外观。这种糖果在**和其他亚洲国家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儿童中颇受欢迎。
宝塔糖的名称来源于其形状,类似于**中的宝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糖果的制作工艺和口味可能有所变化,但其基本形状和名称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宝塔是的象征,代表着智慧和解脱。因此,宝塔糖在某种程度上也承载了这种文化寓意,尤其是在儿童教育和娱乐中。
宝塔糖常常唤起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它的甜蜜和独特的形状给人带来愉悦和怀旧的情感。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宝塔糖是过年时最期待的糖果之一,它的形状和颜色总是让我感到兴奋和快乐。
在诗歌中,宝塔糖可以被描绘为童年的甜蜜符号:
宝塔糖,五彩斑斓,
童年的梦,甜蜜的盼。
每一层,都是回忆的篇章,
在心中,永远闪亮。
宝塔糖的视觉联想是五彩缤纷的糖果堆叠成宝塔形状,而听觉联想可能是孩子们欢笑和讨论糖果的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宝塔糖的糖果,但其形状和功能可能在其他类型的糖果中有所体现。
宝塔糖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形状和文化寓意的糖果,不仅在食品领域有其独特地位,也在文化和情感层面与人们的童年记忆紧密相连。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与童年、甜蜜和文化象征相关的主题。
1.
【宝】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宝,珍也。 、 《诗·大雅·桑柔》-稼穑维宝。 、 《诗·大雅·崧高》-以作尔宝。 、 《谷梁传·定公八年》-宝玉者,封圭也。 、 《国语·鲁语》。注:“玉也。”-以其宝来奔。 、 《论语》-怀其宝。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组词】
珠宝;宝函、 珍宝、 宝肆、 宝冕、 宝钏、 宝钗
2.
【塔】
(形声。从土,荅(dá)声。本义:佛塔,亦作“浮屠”)。
同本义。晋、宋译经时始造“塔”字。塔为形高而顶尖的佛教建筑物,多为五层七级,也有高至十三级的,初为藏佛骨(舍利子)的地方,后世也藏经于其中,俗称宝塔。
【引证】
唐·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组词】
塔庙、 塔院、 塔铃、 塔头、 宝塔;佛塔
3.
【糖】
(形声。从米,唐声。本义:食用糖及糖制食品的统称)。
食糖。古代以麦作饴,即麦芽糖。后多用甘蔗、甜菜等制糖。
【引证】
《广韵》-糖,饴也。 、 宋·史浩《粉蝶儿·咏圆子》-更添糖,拼折本,供他几碗。
【组词】
红糖;白糖;冰糖;糖餔、 糖霜、 糖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