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2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29:25
烛剪:烛剪是一种用于修剪蜡烛烛芯的工具,通常由金属制成,具有两个可开合的剪刀状部分,用于安全地剪短烛芯,以防止烛火过大或烛芯燃烧不均匀。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烛剪可能象征着控制、秩序或仪式感。例如,在描述一个庄重的晚宴或**仪式时,烛剪的使用可能被详细描绘。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烛剪可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在需要描述相关场景时,如家庭聚会或烛光晚餐,可能会提及。
专业领域:在蜡烛制作或销售领域,烛剪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必备的工具之一。
同义词:烛芯剪、烛火剪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与“点燃”相对,烛剪用于控制火焰。
烛剪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烛”和“剪”两个字组成,分别指蜡烛和剪刀。在历史上,随着蜡烛的使用普及,烛剪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也随之出现并标准化。
在某些文化中,烛剪可能与特定的节日或仪式相关联,如圣诞节或婚礼。在这些场合,烛剪的使用增添了一种仪式感和传统氛围。
烛剪可能让人联想到温馨、宁静的夜晚,或是庄重的仪式。它传递出一种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环境的精心布置。
在家庭聚会或特殊纪念日,使用烛剪修剪蜡烛烛芯,可以营造出更加浪漫和温馨的氛围。
在诗歌中,烛剪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剪刀,剪去不必要的烦恼,留下美好的回忆。
烛剪的金属质感可能让人联想到清脆的剪刀声,而其形状则可能让人想到优雅的曲线。
在不同文化中,烛剪的功能和象征意义可能相似,但其设计和使用场合可能有所不同。
烛剪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使用,但在特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中,它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实用价值。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细腻度和表达的多样性。
1.
【烛】
(形声。从火,蜀声。本义: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燋也。未爇曰燋,执之曰日烛,树地曰庭燎。苇薪为之,小者麻蒸为之。-烛,庭燎大烛也。 、 《仪礼·燕礼》-执烛于西阶上。 、 《周礼·司烜氏》。注:“树于门外,曰大庭燎。”-共坟烛庭燎。 、 《礼记·曲礼》-独不见跋。 、 《仪礼·士丧礼》注-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举烛者,尚明也。 、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 陆游《雪夜感旧》-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组词】
烛火、 烛炬
2.
【剪】
(形声。从刀,前声。本义:用剪刀铰断)。
同本义。本作“前”,通作“翦”,俗作“剪”。
【引证】
《说文》-剪,齐断也。 、 《诗·召南·甘棠》-勿剪勿伐。
【组词】
剪截铺、 剪筒、 剪直、 剪断、 剪鬃